紅外熱像儀是一種利用紅外熱成像技術,通過對目標物的紅外輻射探測,并加以信號處理、光電轉換等手段,將標的物的溫度分布的圖像轉換成可視圖像的設備。紅外熱像儀將實際探測到的熱量進行精確的量化,以面的形式實時成像標的物的整體,因此能夠準確識別正在發熱的疑似故障區域。操作人員通過屏幕上顯示的圖像色彩和熱點追蹤顯示功能來初步判斷發熱情況和故障部位,同時嚴格分析,從而在確認問題上體現了高效率、高準確率。因為不需要可見光,這使得紅外熱像儀成為各種應用的理想選擇。
由于紅外熱像儀應用領域廣泛,且能為人們生產生活提供極大的便利,未來對市場紅外熱像儀的需求將會保持持續穩定增長的態勢。根據 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數據,2020年全球紅外熱像儀市場規模為32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75 億美元,從2021年到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0%。
由于紅外熱像儀使用熱輻射作為檢測方法,因此特別適用于那些可見光有限的環境。由于紅外熱像儀僅根據人和物體輻射的熱量捕獲圖像,因此無論能見度多么差,它們都能清楚地看到潛在威脅的輪廓。它們在沒有光線和偽裝的情況下都能一樣準確。應用領域各不相同,并且可以在一系列場景中使用戶受益。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些紅外熱像儀的主要應用。
安全領域
安全仍然是紅外熱像儀的重要應用領域,無論光照條件如何,它都可以檢測威脅和可疑人員。紅外熱像儀在安全人員難以完全監控的大范圍的環境下極具價值。紅外熱像儀可通過分析(例如跨線檢測、運動檢測和特定區域的游蕩檢測)有效檢測入侵者。如果紅外熱像儀檢測到有人離周界太近,則會觸發警報或音頻警告。這表示紅外熱像儀可以極大地減少誤報率,而誤報的減少則意味著安全團隊可以將精力集中在特定的、更重要的事件上。
紅外熱像儀的應用越來越多地超出了安全范圍。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在新冠疫情期間或之后體溫檢測。此外,在工廠或數據中心等某些最終用戶組織中,紅外熱像儀也可以派上用場,確保機器或設備不會過熱。在工業生產中,許多設備常處于高溫、高壓和高速運行狀態,應用紅外熱像儀對這些設備進行檢測和監控,既能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轉,又能發現異常情況以便及時排除隱患。
同時,利用紅外熱像儀還可進行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管理。例如,在鋼鐵工業中的高爐和轉爐所用耐火材料的燒蝕磨損情況,可用紅外熱像儀進行觀測,及時采取措施檢修,防止事故發生。又如,在石化工業中,紅外熱像儀可監視生產設備和管道的運行情況,隨時提供有關沉淀形成、流動阻塞、漏熱溫度隔熱材料變質等數據。再如,激光測距儀,數字示波器,接地電阻測試儀,風速儀,金屬套溫度計,船用溫度計,V型溫度計,銅套溫度計,數字壓力表,數字溫度表,活塞壓力計,壓力表校驗器在電力工業中,發電機組、高壓輸電和配電線路可用紅外熱像儀沿線掃查,找出故障隱患,及時排除,杜絕事故的發生。在電子工業中,也可用紅外熱像儀檢查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和印刷電路板等的質量情況,發現其他方法難以找到的故障。
此外,紅外熱像儀在醫療、消防、考古、交通、農業和地質等許多領域均有重要的應用。如建筑物漏熱查尋、森林探火、火源尋找、海上救護、礦石斷裂判別、導彈發動機檢查以及各種材料及制品質無損檢查等。
隱私保護問題
新冠疫情尚未消退,各主要的大型超市、機場、車站等地都設置了全自動的紅外熱成像測溫儀,這些紅外熱成像儀部分會有大屏顯示,把獲取的圖像展示出來,自動化檢測體溫是否偏高。本來這是一件有利于全民防疫的好事,但問題是它居然還有透視的能力,從而導致部分人群隱私泄露。
不過,紅外線雖然能穿越部分物體,但也并非萬能,大多數物體它也是無法穿透的,也就是說無法達到透視效果。紅外線并沒有穿透萬物的本領,而我們日常穿著99%都可以阻擋紅外線的穿透,所以大家不必擔心,架設在機場、港口等交通樞紐的紅外熱像儀不會穿透衣物,侵犯到自己的隱私,反之,架設紅外熱像儀是為了監控可疑人員的進出,以及快速篩選溫度異常的人員,從而更好的保障大家的安全。